状元是科考第一名,是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得力干将;统治者大都要为他们树碑立传。
清朝统治期间,一共出了114名状元,他们大多是人中龙凤,虽然没有都做到名垂青史,但也都尽职尽责,在各个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唯有一位状元确实例外,他曾经担任左都御史、兵部尚书、礼部尚书,拜协办大学士,人称徐相国,在世的时候风光无限。
(资料图)
但后来他不但没有名垂青史,反而落下了很坏的名声,死后皇帝都懒得给他谥号,正史也没有给他立传,哪怕是《奸臣传》。
这罕见的待遇,倒还不如吴三桂。他不但没能名垂青史,连吴三桂遗臭万年的资格都没有。
无论是《清史稿》,还是《清史列传》都看不到他的名字,这是为何?
同治元年(1862年)四月二十一日,科考成绩下来了,全国考生屏息静气在倾听考官宣读榜单。
”第一名,嘉定徐郙……“24岁的嘉定青年徐郙听了没有说话,而是放声大哭。
这个年龄中状元,是个什么概念?
曾国藩在24岁,仅仅是个举人,参加全国考试(会试)名落孙山。
左宗棠这个年龄参加了3次全国考试,均榜上无名;因此死了参加科考的心,娶了两江总督陶澍的女儿,开始一心一意当教师。
李鸿章在24岁的时候,倒是榜上有名,但名字比较靠后,列二甲第十三名,也就是全国考试成绩排名第16位,跟徐郙差了15位。
再看晚清名臣张之洞,在24岁的时候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,直到两年之后才考中了进士第3名。至于三朝名臣,汉人中唯一享受配享太庙殊荣的张廷玉,在24岁那年同样默默无闻,直到28岁才考中了进士。
由此看来,徐郙确实不简单,堪称是出类拔萃。
因此成绩公布后,全国考生都羡慕徐郙,说他是幸运儿。可是,徐郙听到宣读之后,却似乎没有表露出欣喜之色,而是痛哭起来。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“我太难了!”
咸丰十年(1860)春,22岁的举子徐郙,千里迢迢从嘉定孤身一人来到京城,满怀期望参加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试。
谁知道三场考试过后,传来的却是“噩耗”:名落孙山。
金榜面前,有人欢喜有人哭。看着榜上题目的同年们喜上眉梢的样子,徐郙一脸茫然,他踟蹰在街市,进退两难,不知如何是好。
家境贫寒的他,跋涉千里前来应试,花光了家中的积蓄,如今一试未中,让人情何以堪?若是就这样回到家乡,如何面对父老期待的目光?即便能厚着脸皮回去,但此刻已经化完了盘缠的他,怎样才能回家?他年纪还不大,还不死心,仍旧想拼搏一次。
到时候,自己还要来北京,将会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耗费在路上,还会有大量钱财扔在路上,实在可惜。
留在京城,等待下次大考,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。很多同学,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。但是人家那样做,有自己的优势。他们要么是官二代,祖上曾经在朝廷身居要职,银号里有高额存款,还在京城有豪宅。要么是富二代,老子是做生意的,家里不差钱。
虽然在京城没有豪宅,但是人家有足够的资金在京城租住豪华套房,不担心钱不够花。
还有一种人,家里虽然不是大富大贵,但父母有固定收入,捧着铁饭碗,可以留居本省设在京城的会馆,支付一定费用,也能够在那里安心读书。徐郙不属于这三种人,要想留京,还有一条路,那就是经名人荐举,到一些权臣家为人家抄写书牍,或是到权贵家庭书馆当家教,辅导人家的子弟读书。
可是24岁的徐郙其貌不扬,而且不会讲“普通话”,说的是一口大家听不懂的吴语,很难获得京城豪门的青睐。
这可怎么办?难坏了徐郙。
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,他认识了直隶乐亭县(地处河北)才子史香崖,得以到距京城三百多里的乐亭县,在当地望族崔家当家教,真是天无绝人之路。
崔家的当家人从徐郙的不俗言谈和书法作品中,看到他有真才实学,认为他是“潜力股”,就告诉他不必把教书当回事,好好温习功课就是。并且崔家还拿出一笔钱,为徐郙建造了一个书房,让他在那里安心读书。
两年之后,为庆同治小皇帝登基,朝廷特设恩科,徐郙前去考试,一举高中状元。
可以说,没有崔家,就没有徐郙的成功。徐郙非常懂得感恩,当时高中的喜报,没有送往家乡嘉定,而是指定递到了乐亭的崔家。
从此,乐亭有了传说:徐郙出身嘉定,却在乐亭得了状元。这个故事说明,崔氏是伯乐,徐郙是千里马。
但是,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,说徐郙徒有虚名,没有真才实学,之所以能高中状元,全靠作弊。
比如《清稗类钞》“徐郙会试未搜检”一则,云:“徐颂阁协葵郙,以同治壬戌(1862)通籍,是科会试检查极严,凡携片纸只字者,具屏斥。搜检者及徐而倦,得不搜。”
也就是说,监考的士兵都会对进入考场的每个考生进行搜身,可是徐郙排在最后,到搜身的时候士兵太累了,让徐郙得以带着小抄进入考场,作弊过关。
不过要是考八股文的话,徐郙还真有可能作弊。而这期考试完全是即兴问答,让考生现场发挥。
当时国家正值多事之秋,大事一起接着一起。二次鸦片战争爆发,英法联军侵入北京,咸丰外逃热河,强盗火烧圆明园,皇帝在热河驾崩。
咸丰驾崩后,慈禧发动辛酉政变,铲除顾命大臣,然后垂帘听政,政局不稳。太平天国起义已经数年,席卷大半个中国,如火如荼。总之,当时的大清内忧外患、风雨飘摇。
因此当时的命题,不是八股,而是要求学生回答很现实、很严肃的四个问题:
考察古代,如何修养身心?
择取贤才,如何辅佐朝廷?
传续学说,如何维护儒道?
讲求武备,如何筹划国家?
这四个问题,有思想政治,有人才选拔,有治国之道,有军事知识,能回答上来,且得高分,很不容易。
除非有人事先泄露考题,不然即使带了“资料”进去,也难以回答这样的问题。
如果是有人泄露考题,像徐郙这样一没有人脉,二没有权势,三没有金钱的考生也轮不到啊。
即使他拿到了考题,即使有枪手为他代笔写了不错的答案,但是泄露考题是大范围的,有人买考题,有人卖考题,至少也是十个八个考生事先得到了考题,不可能只是对徐郙一个人。
既然如此,为何徐郙得了状元?这至少说明,徐郙有真才实学。这状元不是蒙的。
事实上,徐郙引经据典,回答得头头是道。比如在回答第四个问题,如何强国,建设国防(武备)的时候,徐郙是这样回答的:他说大清与外国列强在军事上实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,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大清天下无敌,不可战胜。
如何能保卫国家主权呢?应该是承认这种差距,然后向西方列强学习,追求船坚炮利。
但是徐郙认为,既有硬件是不够的,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,因为再好的武器也是人来操控的,同时要提高军人的素质,提高军队战斗力。
徐郙从周代一直说到明朝,列举了各朝代整顿和训练军队的措施,认为明朝永乐年间的军事家王骥练胆、练技、练阵、练地、练时的科学训练方法,值得借鉴。
同时也推崇戚继光的练伍法,即练胆气、练耳目、练手足、练营阵、练将之法。
由此可见,徐郙对整军还是有系统独到的见解的。到了清末,进行了洋务运动,装备了西方先进武器的大清军队,被东方蕞尔小国日本打败,不正是因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搞好吗?
既然徐郙满腹经纶,为何官居高位之后,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?
一个人有真才实学,有抱负是一回事;能不能坚持不懈去努力是另一回事。有了状元的金字招牌之后,徐郙便飘飘然了,热衷于声色犬马,没有了理想与追求。
清朝腐败的官场本来就是个大染缸,一不小心就会被染黑,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,必须能坐冷板凳,清心寡欲,要面壁十年,吃常人不能吃的苦,否则也就是一个凡夫俗子。
而徐郙没有抗拒腐蚀的品德,也没有抗拒诱惑的魅力。《清代吏治丛谈》记载这样一件事,可以看到徐郙的人品。
徐郙担任江西学政使(教育部门主管招生的官员)期间,辖区内有个叫许林的青年才子,跟唐伯虎一样,风流倜傥,不拘小节。
当时南昌知府有个女儿,长得楚楚动人,美若天仙,远近闻名。有一次,知府女儿坐着轿子到万寿宫祭拜神灵,人们闻讯后争先恐后前往,像现在的粉丝追逐偶像一样,都想近距离一睹芳容,结果把万寿宫堵得是水泄不通。
作为才子的许林也随一帮朋友挤在人群中观看,看得非常投入,书也不念了。
要回府的时候,交通堵塞,小姐急得直哭。那时候也没有交警,没有人疏通交通。护卫小姐的门丁为了开路,只好挥鞭驱赶那些挡在前面的围观者,作为观众的许林躲闪不及,脸上也挨了鞭子。同去的朋友打抱不平,奋起还击,将小姐的门丁一顿暴揍。门丁回去后投诉知府,知府大发雷霆,当即上告学院,要求将许林等革名。
按照法制精神,许林等人寻衅滋事、违法乱纪,理应取消考试资格。
即使把法制放到一边,作为莘莘学子,理应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;如果你想报效国家,只能远离诱惑,耐得住寂寞。
如果你向唐伯虎学习,把精力放在书法和字画上,整天以泡妞为乐,就不要考取功名,浪费名额,不如让给有志者。
因此,知府的要求并不过分,合情合理合法。可是身为江西学政使的徐郙给知府回信说:“秀才虽小,资为上进之阶;门丁虽大,穷属下流之役。妇女入庙,例亦难宽;文士游观,情所难免。贵府自行黜革,卑院安敢异同?”
信中把“卑”字故意写得很大,表示自己对知府不屑一顾。
这不是蔑视权贵,而是践踏大清法制,蔑视价值观,骄纵许林之类的胸无大志之辈。
该书记载说,徐郙背地里将许林等人好一顿臭骂,但是他骂完了,又亲自送这几个纨绔子弟进乡试考场。该书还说,许林后来不负众望,夺得乡试第一名解元。
徐郙后来步步高升,先后担任吏部左侍郎、左都御史、兵部尚书、吏部尚书等职,有了实现抱负的机会,但是没有干出政绩来。
到了光绪二十六年,徐郙终于踏上人生巅峰,以礼部尚书晋协办大学士并身兼多职,权倾一时,被当时的人称为“徐相国”。
但是徐郙依然是在其位不谋其政,说不好听点就是占着茅坑,尸位素餐。
状元出身的他,文章学问肯定没说的,书法、对联也是一流的;但是身为“相国”不能为君王分忧,不能为百姓做好事,不能为强国做贡献,庸庸碌碌混日子,就是最大的失败。据文献记载,徐郙这个人没有责任心,不但不按时到衙门点卯,而且到了衙门也不看文件,而是让“秘书”处理。
戊戌变法期间,发生了著名的“公车上书”事件,作为朝廷命官,徐郙理应如实上报。
但是身为都察院领导的徐郙迟迟不上,直到光绪亲自过问,他才上报。——“都御史史裕德、徐郙始惧,不数日悉上”。
这样一个庸官,为何能像南郭先生那样,滥竽充数,在大清权力中枢混了那么多年?
这是因为慈禧对徐郙的书法爱不释手,她自己画的画,如《红梅图》、《牡丹图》等,都是让徐郙题字。有什么样的上司,就有什么样的下属,慈禧得过且过,用徐郙这样的庸官自然很正常。
因为徐郙名声不好,没有为朝廷做什么贡献,所以1907年69岁的徐郙去世的时候,按清朝惯例,翰林出身还是二品以上的官员照例要赐谥的。
然而,现实非常残酷,礼部官员得知徐郙死讯后,竟然无一人出面为徐郙请谥。他的家人感到不平,几次到礼部衙门去讨说法,说你们不能厚此薄彼啊。
但无论怎么闹,最后他们都没有如愿。
皇帝懒得给他谥号,史官都不屑为他树碑立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