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近几年,银川市“因路制宜”建设了多处城市慢行绿道,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形象。其实,作为人行道整治工程的方式之一,在慢行绿道上费思量、抓细节、花功夫、敢创新是绝对值得的,因为这既是交通疏堵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,也是引导市民低碳出行的有效途径。最近深圳市在一处路段的人行道整治工程中所展现出的规划、细节与创新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。
据报道,该人行道整治工程位于城市主干道,是市民日常工作、学习出行的重要通道,考虑到当地台风暴雨天气多、年降雨量大的因素,为保障道路通行安全、提高市民出行质量,采用了新型铺装材料——瓷质透水花岗岩,同时配合透水混凝土基层,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,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“小雨不见水、大雨不积水”。此外,为解决道路范围内窨井盖管养难题,该路段慢行系统全部采用了不锈钢下沉式隐形井盖,与人行道无缝衔接、完美融合,消除井盖高差颠簸和异响,让井盖开启“隐身静音模式”。同时,为让市民通行更畅通,项目还对道路全线无障碍设施进行优化,包括完善缺失盲道、优化盲道走向等。在路口坡道改造方面也尽最大可能保障行人、非机动车等顺畅通行,在阻车石、栏杆等物件上则融入极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符号。
显然,该人行道整治工程有多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,比如从规划设计、功能发挥到材料运用、细节考量,再到城市特色文化的融合呈现等。当前,随着银川市交通疏堵“6+N”工程的持续实施,我市主干道快速化改造逐步形成,堵点断头路得到有效解决。与此同时,以慢行绿道为载体的慢行交通网络也正在形成,尤其是去年到今年,慢行绿道可谓多点开花。笔者在步行和骑行的过程中,也能够感受到一些比较人性化的规划设计和有温度的细节考量,包括盲道的起始口坡道加宽、引导线标注清晰、步行骑行有间隔与区分、新材料新技术运用、施工工艺和质量明显优于以往等等。
其实,还是那一句话——干一件事咱就要把它干好,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事情,更要用心用情地去做,不能刚用上一段时间就坑坑洼洼、一下雨就积水,或者只求花哨好看不注重实用功能。首先,在规划设计和材料选用上要因地制宜,突出功能性和针对性,保障通行顺畅与安全。其次,在施工细节和质量上要精益求精,在窨井盖、无障碍设施方面要体现人性化,提升出行的舒适性。另外,在管理养护上要责权明晰,不能建设上下功夫、养护上留力气。同时,慢行绿道的建设还需要与城市风格与生态环境相融合,既要精致舒适也要协调美观,不能够过于求新求异,为了颜值而仅仅在色彩上大做文章,还是应当走富含城市文化底蕴的高颜值高品质之路。
小铁